OptiStruct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主页 > OptiStruct > OptiStruct学习资料 >

基于OptiStruct 及整车模型的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方法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 2017-08-07 浏览次数:

  摘要:基于六自由度刚体-悬置模型的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方法通常是在概念设计阶段,缺乏整车模型数据时的一种初步设计方法,由于未考虑车身刚度和质量的影响,难以反映实车状态下的真实解耦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 OptiStruct 及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的新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悬置解耦   OptiStruct 整车有限元模型

Abstract:The method for power assembly mounting decoupl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based on rigid body mounting model is usually used in the conceptual design stage and lacks detail full vehicle model data, and so it is a preliminary design method. It is difficult to reflect the real state of true decoupling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body stiffness and mass. Therefore, a new method for power assembly mounting decoupling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based on OptiStruct and full vehicle model is proposed, and then its correctness,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are verified.

Key words:mounting decoupling; OptiStruct; whole vehicle finite element model

 

1 前言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首要任 务是隔离动力总成的振动向车架、车身及车厢内部传递,尤其是控制动力总成怠速工况下的低频抖动,并隔离动力总成高速运转时引起的车室内部噪声。若系统的固 有模态之间存在运动耦合,则某一自由度方向上的振动会激起其他方向上的振动,对悬置系统的振动控制和隔振不利[1]。在动力总成怠速工况下,动力总成倾覆力矩主谐量的频率与动力总成的刚体振动模态(约 5~30 Hz)较为接近,模态耦合会使隔振性能恶化。因此,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的基本任务是,解决动力总成的各刚体振动模态的频率配置问题和振动耦合问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是个复杂的任务,其基本原则是解耦布置[2]。

       传统方法将车身看作是质量和刚度无穷大,从而将整车动力总成解耦问题简化为六自由度动力总成和 3 个刚度的悬置组成的六自由度-悬置系统的解耦问题,并使用优化算法对悬置的刚度,安装位置和角度进行优化,使各阶模态解耦。这种方法简单、快捷,但难以反映实车状态下的真实解耦情况[3]。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整车有限元模型和OptiStruct 进行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的方法,并应用在实际的开发项目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 动力总成坐标系和能量解耦法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示意见图 1。在整车模型中,将动力总成视为一个具有六自由度的刚体,其通过悬置支撑在车身上,车身为有限元模型,考虑车身刚度和质量,悬置被视为具有三向刚度的弹性阻尼组件。定义笛卡儿坐标系统 G0-xyz 为系统坐标,坐标系原点 G0 在动力总成处于静平衡位置时的质心处,x 轴与发动机曲轴方向平行,正向指向发动机侧,z 轴垂直气缸上端盖法兰平面,向上为正。坐标系遵循右手法则。

                                 

                                                                  图1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示意 

     在众多解耦方法中,能量解耦法简单、方便,适用性强,应用较为广泛。在质心坐标系中,系统在作各阶主振动时,其能量全部集中在 6 个方向。求出各阶主振动下各个方向的振动能量所占的 百分比,写成矩阵形式,便得到系统的能量解耦率矩阵g 。当系统以第 k 阶固有频率振动时,第 j 个 广义坐标所占的能量百分比。

                                               

      式中:k 为系统的 k 阶主振型;fkj  为第 k 阶振型的第 j 个元素; M kl为质量矩阵第 k 行,l 列元素。g k值越大,系统的解耦程度就越高。已知动力总成质量矩阵,求出动力总成的各阶模态振型向量,即可求出能量解耦率矩阵。

3 基于整车模型的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方法

 

3.1    在 OptiStruct 中将解耦率作为响应的表示方法

 

    对于有限元模型的模态优化分析,使用OptiStruct 很方便,但是OptiStruct 中并不能直接定义解耦率响应,因此,解耦率不能直接作为目标或约束,本文使用下述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使用第一类响应DRESP1得到动力总成质心的模态位移,动力总成质量矩阵为已知量,即可按照公式(1)将解耦率表达为第二类响应,从而可以被约束和优化目标卡片引用。

        具体做法为:将动力总成质心的模态位移定义为第一类响应DRESP1,动力总成质量矩阵为已知量,定义为DTABLE,然后使用DEQATN定义方程(式 1),再利用卡片DRESP2 将位移响应DRESP1,动力总成质量矩阵 DTABLE和DEQATN组合起来,即可将解耦率表达为第二类响应,从而可以被约束和优化目标卡片引用。

 

3.2    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的设定

 

3.2.1    约束条件

      极隔振的角度出发,应当控制动力总成所产生的激励向车身传递,故应使系统的振动传递率最小,因此,动力总成解耦需要考虑频率匹配和振动方向解耦率2个方面,分别有以下一些要求。

(1)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固有频率必须低于发动机怠速2阶振动频率的1/2。

(2)Lateral 模态。动力总成在x方向上没有激励分量,但也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在汽车制动时动力总成在该方向上不发生较大窜动,避免动力总成风扇与散热器片发生碰撞。

(3)Fore/After模态。动力总成在y方向上的振动一般有与绕x方向上的扭转振动耦合的趋势,需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从隔振角度来看,y方向上要隔离的干扰力没有z方向大。另外,还需考虑汽车在转弯工况时,动力总成在该方向上不发生过大的移动。

(4)Bounce模态。动力总成z向固有振动频率主要影响由路面激励引起的整车振动,此外,z向固有振动频率还应避开前悬同步跳动的Hop模态的固有频率和车身垂直跳动固有频率。

(5)Roll模态。动力总成绕x方向的扭转振动有与y方向的振动耦合的趋势,动力总成绕x轴转动的固有频率必须低于动力总成怠速时点火脉冲频率的1/2,同时,又必须大于车身的刚体扭转振动频率。

(6)Pitch模态。动力总成在绕y方向的振动有与动力总成绕x方向的扭转振动耦合的趋势,需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同时绕y方向固有振动频率还应避开前悬异步跳动的Tramp模态的固有频率。

 (7)Yaw模态。动力总成在绕z方向的振动有与动力总成绕x方向的扭转振动耦合的趋势,需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基本要求见表 1。

                                                        表 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基本要求

                         

3.2.2 优化目标

      可能地提高各阶模态的解耦率,同时考虑到每阶模态解耦率的重要性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优化目标可以定义为

                       

式中:wi 为第 i 阶模态的解耦率 ki 对应的权重因数;J 为优化的目标函数。

 

4 实例分析

 

4.1 模型描述

 

    某SUV 整车有限元模型见图2,共2890500个单元,动力总成简化为六自由度刚体,通过BUSH单元模拟动力总成悬置,连接动力总成与车身,发动机怠速2阶激振频率为25Hz,前悬Tramp模态和Hop模态频率分别为12.5Hz 和 12.6Hz。

               
                                                               图2  某SUV 整车有限元模型

4.2 优化问题定义

 

(1)优化变量。4个悬置的3个方向的12个刚度值。

(2)优化目标。式(2)值最大。其中,Roll和Bounce模态对应的加权因数设为1.2,其余为1.0。

(3)优化约束。各阶模态频率均大于5Hz,小于18Hz(动力总成怠速2阶激振频率的1/2),且解耦率均大于80%。同时,各模态之间有2.0 Hz以上的间隔:Bounce模态与前悬Hop模态避频2.0Hz以上,Pitch模态与前悬Tramp模态避频2.0 Hz以上。

 

4.3方法验证  

 

    为验证编制的解耦率,分析OptiStruct模板解耦率计算的正确性,在优化模板中定义GPKE语句输出动力总成质心的模态动能矩阵,归一化后与模板中DRESP2计算输出的模态解耦率进行比对。GPKE语句输出的模态动能矩阵如表2。

                    表2       GPKE 语句输出的能量解耦率      

                                  

      表2中每一列对应发动机的1阶刚体模态动能。每一列的6个数值分别为发动机模态动能在沿x,y和z方向的平

动以及绕x,y和z方向旋转共6个方向的分量,将6个分量相加得到该阶模态的总动能,然后 6个分量分别与总能

量相除,得到该阶模态分别在6个方向的能量占比,称之为对该列进行归一化。对每一列都进行归一化,得到归

一化后的模态能量矩阵,也即为能量解耦率矩阵,见表3。优化模板中DRESP2模态解耦率矩阵见表4。

 

                                                  表3  归一化后的能量解耦率矩阵

                         

                                               

                                                        表4    DRESP2 输出的模态解耦率矩阵

                            基于OptiStruct及整车模型的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方法

                            基于OptiStruct及整车模型的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方法

   

     由表3 和4可知,GPKE语句输出的模态动能矩阵归一化后得到的能量解耦率矩阵与模板中DRESP2输出的模态解耦率矩阵结果完全一致,证明解耦分析OptiStruct模板解耦率计算的正确性。

 

 4.4    优化结果

 

      使用OptiStruct进行优化计算,经过10 个优化循环达到硬收敛,优化效果见表 5。

             表5  优化效果

              

  

      由表5可知,经优化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匹配满足预先设定的所有要求(约束条件),大大改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性能,也证明利用OptiStruct和整车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优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结束语

 

    针对将车身视为质量无穷大 刚体的发动机悬置解耦的传统分析方法难以反映真实解耦率的弊端,提出一种基于整车有限元模型和优化软件OptiStruct,进行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的新 方法,经方法验证和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在整车有限元模型基础上,使用优化软件OptiStruct 进行动力总成悬置解耦分析和优化是可行和有效的。

  

6 参考文献

 

[1] 徐石安. 汽车动力总成弹性支承隔振的解耦方法[J]. 汽车工程, 1995, 17(4):

[2]  阎红玉,  徐石安.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能量法解耦及优化设计[J]. 汽车工程, 1993, 15(6):321-328.

[3] 范让林, 黄元毅, 吕兆平.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简化及其启发[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0,4(4): 8-10.

 

如有业务的需要请联系电话:13723451508,咨询QQ:215370757

本文出自深圳有限元科技有限公司cae软件专业网站:http://www.feaworks.org 转载请注明

 

 

 

 

 

如有CAE业务的需要请联系电话:13723451508,咨询QQ:215370757
本文出自深圳有限元科技有限公司cae软件专业网站:http://www.feaworks.org 转载请注明

分享到:
相关文章
在Optistruct中设置NLGEOM求解 错误解决(Radioss隐式求解) 基于OptiStruct的车门焊点优化设计
OptiStruct在整车NVH分析中的应用OptiStruct Application In Full OptiStruct 2D悬臂梁形状优化
OptiStruct悬臂梁截面尺寸优化 基于OptiStruct的FSC赛车悬架摇臂的拓扑优化